近日,小米在家电业动作频频,先是其根据网友建议设计的双区洗衣机走红,接着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揭露大家电乱象,而11月26日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在武汉的奠基开工,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系列举动似乎预示着小米要在大家电行业大展拳脚。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是小米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后的第3座智能工厂。该工厂项目一期将建设家用空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计划2025年11月正式投产,并于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这座工厂的建设,对于小米家电业务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小米在智能家电领域深入布局的重要支撑点。
小米洗衣机在10月底一经发布便一炮而红,其独特的双滚筒设计,在标准尺寸下增加了专门洗内衣的滚筒,精准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衣物分洗的需求,这一创新设计体现了小米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雷军在直播中的发言也透露出小米对家电市场的“野心”,他认为家电市场仍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而卢伟冰在尝到家电产品市场反馈的甜头后,对家电业的“炮轰”更是毫不留情,指出行业存在固化、创新力不足以及一些企业的不良营销手段等问题,如一个产品换五个名字在不同渠道卖不同价钱等,凸显出小米想要打破传统家电行业格局的决心。
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冰箱与洗衣机的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其在家电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家电行业分析师丁少将分析认为,小米在电视业务的成功经验为其拓展白电市场奠定了基础,白电市场规模更大、品类更多,且当前行业正处于新技术浪潮和品牌竞争格局调整的时期,这对小米来说是难得的市场机遇。此外,小米还具备品牌和生态优势,其品牌拉力和生态能力是其他家电企业难以企及的,手机、汽车和家电品类之间能够形成协同带动效应。同时,小米更成熟的线上渠道和运营能力,以及深厚的新一代智能技术积累,也是其重要优势,这些技术能够复用到家电产品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也强调了小米销售渠道扁平化的优势,没有层层批发代理商,使得销售渠道成本更低,产品性价比更为突出。
然而,小米的家电布局也并非一帆风顺,业内和消费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人点赞小米对消费者细微需求的关切以及其渠道优势和跨品类生态带来的胜算;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小米需要直面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缺乏核心技术的问题,毕竟家电行业的壁垒较高,并非轻易能够打破。在销量攀升的同时,小米的高投诉率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数据显示,小米以15.15%的投诉占比高居投诉排行榜榜首,远超传统家电龙头企业美的、格力、海尔等。此外,代工模式导致的质量争议和核心技术缺失问题一直困扰着小米,董明珠曾多次称小米为“贴牌厂”,质疑其技术实力。丁少将和梁振鹏都认为,小米此前的ODM模式在初期虽有助于快速切入市场,但随着品牌和销量的发展,必须提升自研能力,加强产能保障和品质控制,培养自身产业链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小米建设家电工厂,无疑是其夺得家电竞争主动权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工厂投产还需要时间,这也给小米的家电布局增添了不确定性。而且,打破消费者对传统强势品牌的固有认知也是一大难题,一些品牌在市场上形成了“品牌即品类”的认知,年轻消费者或许较容易接受小米家电,但要影响大众消费者,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
总之,小米在家电领域的布局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诸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未来能否在家电业成功“搅局”,还需拭目以待。